后来在五虎唱片公司的极力邀请下,陈淑桦才签约,但因为还是以学习为主,几年间仅出了几首单曲。
陈淑桦自小是个乖乖女,在母亲的督促下,她虽然喜欢唱歌,但是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学业也没落下。
1977年,还在上大学的陈淑桦被华视看中并签约,这一年,她正式踏入了演艺圈。
为了更好地支持女儿的事业,母亲徐慧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当了她的经纪人,全面打理她的工作和生活。
徐慧很能干,从签约到参加各类活动,把女儿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生活上也是事无巨细地照顾着女儿,从穿衣吃饭到各种琐事,都照顾得很周到细致。
母亲为陈淑桦搭建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在她的世界里,只需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唱歌。
对此,陈父也多次提醒徐慧,女儿渐渐长大,要培养她的独立性,但是徐慧却认为,女儿还小,需要全方位保护,不能有任何闪失。
在母亲全身心的投入和照顾下,陈淑桦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唱歌。
1983年,陈淑桦获得了第二十届台湾电视金钟奖年度最佳女歌星,成为新一届歌后。
这一年,陈淑桦仅仅才25岁。
随着陈淑桦事业的发展,母亲一直为她寻找更好的平台。
1988年,陈淑桦与滚石娱乐唱片公司签约,成为了该公司旗下的一名艺人。
在这里,她认识了“乐坛教父”李宗盛,在李宗盛的帮助和支持下,先后推出了多部音乐专辑。
一曲《跟你说听你说》成为台湾首部销售总量过百万的专辑,随后《梦醒时分》更是成为无人能超越的经典。
有“华语流行乐教父”之称罗大佑慕名找她唱了电影《滚滚红尘》的主题曲。
成龙也跟她一起合作了一曲《明明白白我的心》。当时的很多经典电影,都找她来唱主题曲。
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陈淑桦一跃成为亚洲华语乐坛最红的女歌星。
渐渐地,陈淑桦三十多岁了,虽然在乐坛中成为红极一时的歌星,但是生活中的她却一直很依赖母亲。
这期间,她也遇到过几段感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能走到一起。
由于陈淑桦成名很早,气质也好,走红之后有不少追她的人,但是陈淑桦从内心拒绝与陌生异性过多交往。
最初加入滚石的时候,陈淑桦遇到了自己的初恋,那是一位长相帅气但是没有名气的小歌手,两个人互有好感。
这段感情毫无疑问地遭到了陈淑桦母亲的反对,她也曾试图跟母亲对抗,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两个人以分手告知。
一度有传闻说马景涛暗恋陈淑桦,还有的说陈升想请陈淑桦喝酒,但这些传言都在陈淑桦强大的母亲面前不攻自破。
后来陈淑桦结识一位家室、相貌都不错的医生,这次徐慧也觉得对方不错,就让陈淑桦和医生交往。
可是虽然表面上同意交往,但是心里还是不放心,在女儿约会的时候,徐慧有时候会偷偷跟踪。
这让陈淑桦的医生男友知道后非常生气,便提出分手,为此陈淑桦很伤心,但是徐慧却说是为她好。
在徐慧过度的干涉下,陈淑桦最终无缘爱情和婚姻。而且更严重的是,随着母亲的离世,陈淑桦遭遇了致命的打击,让她的事业和生活都陷入困顿。
其实那时候陈淑桦已经40岁了,在舞台上、在她的歌声中,她一直带给人的感觉是理性、智慧的,曾被认为是“都市女性的代言人”。
可实际上,她生活中却根本无法自理,之前一切事宜都是她的母亲在帮助她料理,安排得井井有条,根本用不着她操半点心。
突然一下子,母亲走了,一切都需要她独自面对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看不懂演出合同,不懂得跟人交谈,甚至连机票都定不了。
没有母亲在身边,她独自出门都有些恐惧,于是,她干脆把自己关在屋里,很少外出。
虽然母亲走了,家里还有父亲和兄弟姐妹,但是她很少跟他们交流,一个人封闭着自己。
巧合的是,1998年陈淑桦发表的专辑《失乐园》,是她最后的作品,失去了母亲,也失去了她人生的航向和快乐。
最初消失那几年,有关陈淑桦的报道和踪迹经常出现,很多观众,还有昔日一些朋友都对她突然隐退念念不忘。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的踪迹,就连以前最好的朋友,也从来不联系。
直到2003年,陈淑桦才最后一次在舞台上露面。当时很多以为她会复出,但是之后又不见了综影,就连李宗盛都联系不上她。
李宗盛曾到台北开演唱会,就在她的家附近,但是她并没有出现。
2003年12月,为纪念和鼓励陈淑桦对乐坛的贡献,滚石唱片公司推出了《给淑桦的一封信》,收录了陈淑桦的32首经典歌曲,她也没有任何回应。
2007年,有媒体曝出她患了抑郁症,后来她的父亲证实了这一说法。
有人在她50岁生日那天见过她,她一个人去买了干拌面,然后在小公园里专心吃完面,双手合十感恩默念,然后起身回家。
有传闻说她一心向佛,每天磕头诵经好几百遍,头上已有白发,面色倒还红润。
算起来,今年陈淑桦已经66岁了,这26年来,她深居简出,谢绝了与外界的一切往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究其原因,与其母亲当初对她的保护不无关系,原本应该陈淑桦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被她的母亲以爱的名义剥夺了。
虽然不否认陈淑桦母亲对女儿的爱和保护,但爱得太过,却往往适得其反的结果。
母亲的爱,成就了她辉煌的前半生,也毁了她的后半生。
她的经历让人唏嘘,在最辉煌时刻戛然而止,在最好的年华里突然消失,至今令人意难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