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诱惑 东芝彩壳笔记本M50评测

青春的诱惑 东芝彩壳笔记本M50评测

世界第一台笔记本诞生于东芝:

“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这是中学计算机课本第一页的一句话,是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但有多少人知道世界第一台笔记本叫什么名字,又是什么年代诞生的呢?1985,由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正式问世,命名为“the King of the Laptop”。东芝的这款笔记本电脑采用了Intel 8086(1MHz)微处理器,256KB内存,选用3.5寸或者5.25寸磁盘驱动器。MS-DOS操作系统,没有硬盘。采用9英寸单色显示屏,分辨率为640 x 200,重量为6.8公斤,很遗憾的是它需要依靠外接电源运行。也就是这款笔记本的问世,开始了东芝公司在笔记本业界的21风雨路程。

the King of the Laptop

当时笔记本项目团队中的西田厚聪和沟口哲也这两位与全球第一台笔记本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现在也已成为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西田厚聪当上了东芝的新总裁,沟口哲也则成为与软件界的比尔盖茨齐名的硬件界领袖人物。在T1100诞生20年之后,东芝发行了20周年纪念款Libretto U100。

Libretto U100

今年年初,东芝笔记本全球出货量累计达成4000万台,为庆祝这个令人欣喜的成绩,东芝公司对其下A80、M300和M50三款笔记本进行降价促销。

M50

东芝第一台彩壳笔记本M50:

东芝Satellite M50的其宣传的口号是“炫色时尚”,采用了阳光橙、孔雀蓝、薄雾灰等的炫色面板,颇得追求时尚的白领一族青睐。各种颜色代表不同的配置,而我们收到的是最高配置的阳光橙色。橙色上盖的M50与家居十分融洽的结合在一起,青春靓丽。

笔记本与小熊

作为东芝20周年纪念笔记本之一,M50无论是机身设计还是外观风格都堪称经典。金属材质的橙色外壳与黑色底座搭配彰显青春时尚而又失稳重,边角的圆滑设计,正面的弧度处理,尽现M50对细节的精细。

外观

M50采用14.1寸宽屏幕,最大分辨率为1280 x 768,对于经常观看电影的用户而言,可谓恰到好处,其显示效果也令人满意。

屏幕

Harman/Kardon音箱设计在了屏幕的正下方,由于发音单元体积过大,所以不得不做了单独的突出设计。该音箱支持SRS Trusurround XT,可实现两只喇叭进行杜比5.1声道环绕声效果的逼真模拟,还包括SRS WOW,支持最新媒体播放程序Windows Media Player 10环境效果营造,效果不同凡响。

Harman/Kardon

笔记本上盖四角的橡胶垫有效保护屏幕,同时避免了上盖内侧的磨损。

橡胶垫

M50采用单卡扣设计,用一只手即可轻松打开上盖。

卡扣和橡胶垫

东芝M50采用了101/102键兼容键盘,其做工比较精细,手感属于偏软一类,按键的键程适中,回馈力的大小恰到好处,长时间打字也不会感到手指疲劳。按键表面进行了细腻的磨沙处理,手指按上略有涩感,有效防止手湿打滑。这种舒适的打字体验对商务人士来说,无疑是一种放松。触摸板光滑而又带有涩感,不足的是触摸板的灵敏度有些偏低。

键盘和触摸板

与一些宽屏幕影音本本一样,M50在键盘的右侧有一排多媒体快捷键,配合其可以在无须启动Windows的状态下,便能够直接播放CD、DVD。

键盘右侧有一排快捷键

腕托两侧的Logo。

LOGO

细节特写: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M50的细节部分。 M50的机身前端右侧设计了音量旋钮、耳机接口、mic接口,还有红外线端口和无线开关;而左侧设计有状态指示灯。四个指示灯下方均有相应的定义标识,用户可以随时了解本本的工作状态,十分便捷。

正面接口

机身左侧,S端子、VGA接口、IEEE1394、PC卡槽和五合一读卡器一应俱全,同时于此的还有一个较大的散热栅栏。右侧的端口相对较少,仅有两个USB2.0接口以及一个DVD刻录机。机身后部,分布了调制解调器接口,网卡接口和2个USB2.0接口。

侧面接口

M50机身底部采用了分解式的挡板设计,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更换硬件。值得一提的是机身的底部前端的凹陷设计。得力于该设计,M50即使取下电池,机身也可以保持平衡。另外产品的铭牌、认证信息等标识均位于设备底部。

底部

硬件配置:

东芝M50 硬件配置

CPU

Intel Pentium M 740(1.73GHz,2MB高速二级缓存)

芯片组

Mobile Intel 915PM

内存

256MB DDR 最大2GB

硬盘

60GB 5400转 东芝

显卡

ATi Mobility Radeon X600SE

液晶屏

14.1英寸 宽屏幕 最大分辨率 1280 x 768

通讯设备

10/100/1000MB自适应网卡Intel PRO/Wireless 2915a/b/g高度56Kbps调制解调器 V9.2

声卡

AC97,harmon/kardon扬声器

光驱

DVD刻录机

东芝M50使用了迅驰二代平台,CPU为Intel Pemtium M740,其工作频率为1.73GHz,具有533MHz的前端总线和2MB高速二级缓存。

其他方面,M50同时配备了256MB DDR内存,60GB容量的5400转高速硬盘,内置DVD SuperMulti光驱。就整体配置而言,内存容量显得有些过于“秀气”。编辑建议购买后直接升级到至少512MB容量。

游戏测试:

我们首先对东芝M50进行帝国时代3和DOOM3的游戏测试。帝国时代3的测试环境为SM3.0特效打开,光影效果为低,1024x768分辨率的FPS值为28帧。

同样1024x768分辨率下,DOOM3的成绩为28.1帧。

东芝M50 游戏测试成绩

帝国时代III

1024x768(普屏)

28

DOOMIII

1024x768(普屏)

28.1

常规测试:

接下来是常规测试,按照我们的评测规范,需要依次要运行如下的软件:Sisoftware2005、3DMark03、3DMark05,整机测试软件PCMark05、以及电池测试软件MobileMark2002。 通过Sisoftware2005,我们可以对笔记本的三大件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M50采用了Intel Pemtium M740处理器,工作频率为1.73GHz,CPU的浮点运算能力和多媒体处理能力。

这款产品的整体表现得比较令人满意,内存虽然仅采用256MB容量的配置,但其成绩依然可圈可点。但即便如此,256MB内存仍然不能满足大众的日常应用,强烈建议升级到512MB容量甚至更高。另外,M50的处理器与硬盘的测试得分比较令人满意。

下面,我们又通过PCMark05、3DMark03、3DMark05和MobileMark2002对笔记本的整体性能、电池性能以及显卡性能进行了测试。

东芝M50 常规测试成绩

PCMark05

总分

2463

CPU得分

2808

内存得分

2482

显卡得分

1977

硬盘得分

2557

3DMark03_360

总分

3207

3DMark05

总分

1001

MobileMark2002

续航时间(全速)

144min(2小时24分)

在常规的PCMark05测试中,东芝M50表现得中规中矩,相对同配置的其品牌电脑而言,M50的各项得分比较令人满意,甚至部分得分稍强于配有512MB内存,其余配置均相同的其他品牌笔记本。而在运行MobileMark2002这款专门测试笔记本性能的软件后,4300mAh的锂电池,待机时间为144分钟,即2小时24分钟,其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

最后小结:

东芝M50笔记本的详细规格配置如下表。

东芝M50 规格一览表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M 740(1.73GHz,2MB高速二级缓存)

芯片组

Mobile Intel 915PM

显示芯片

ATi Mobility Radeon X600SE

声卡

AC97,harmon/kardon扬声器

内存

256MB DDR 最大2GB

硬盘

60GB 5400转 东芝

光驱

DVD刻录机

液晶显示屏

14.1英寸 宽屏幕 最大分辨率 1280 x 768

接口连接

(1)五合一多媒体数字读卡器插槽(MMC、SD、XD、Memory Stick、Memory Stick Pro)(1)PCMCIA扩展卡插槽(1)VGA接口(1)RGB接口(4)USB2.0接口(1)耳机接口(1)MIC接口(1)DC电源接头(1)旅行电池接头(1)RJ45接口(1)RJ11接口(1)红外线高速连接端口

网络

10/100/1000MB自适应网卡Intel PRO/Wireless 2915a/b/g高度56Kbps调制解调器 V9.2

特殊按键

不开机CD系统按键

电源系统

外置65瓦Mini电源适配器4300mAn智能锂离子电池

尺寸

336.4 x 281.5 x 34.9 mm

重量

2.48公斤

东芝M50配备的14英寸宽屏幕和Harman/Kardon音箱很明确的将其定位于影音笔记本,特别是键盘右侧设置的影音播放快捷键,更是突出了其侧重于影音播放的特点。另外,青春靓丽的彩色外壳,使其更容易与家居搭配。稍有不足的是触控板灵敏度较低,建议搭配鼠标使用。

相关文章